【十九大回聲|老外談】日本學者眼中的這五年:中國“新經濟”亮點頻出成就斐然
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經濟學院副教授 西村友作
10月18日,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開幕。習近平代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向大會作報告。報告指出,五年來,我國經濟建設取得重大成就,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,經濟結構不斷優化,數字經濟等新興產業蓬勃發展。
關于數字經濟,近年來,以手機支付、快遞、共享單車、滴滴打車等為代表的新經濟在中國飛速發展,日本媒體對此也非常關注。
要說這些新經濟有哪些共通之處,我認為可以從“信用擔保”和“解決社會難題”這兩方面來分析考慮。
首先來看“信用擔保”。
21世紀初,電子商務處于萌芽期,網上購物時,消費者和商家之間的信賴關系尚未建立。阿里巴巴旗下的“淘寶”為了讓消費者可以更安心、放心地購物,開發了第三方支付平臺“支付寶”,為消費者和商家提供交易安全保障,從而得以快速地發展起來。
伴隨著智能手機爆發式的普及,騰訊旗下的“微信”誕生了。微信也以第三方支付平臺“微信支付”為基礎,開發了多種多樣的新經濟形態。
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在商家和消費者之間搭建起一座擔保的橋梁,避免了發生拖欠款項現象。同時,還引入“信譽評價打分系統”,消費者可以給商家的產品、服務、配送等各方面打分,從而決定商家的信用級別,這成為后續消費者決定是否在此消費的重要依據。而且,評分高的商家可以出現在檢索結果前列,從而省去高額的廣告費用,這種機制有助于激勵商家提高服務水平。
最近,阿里巴巴又開發了名為“芝麻信用”的個人和企業信用打分系統。以這個打分系統為基礎,想必將來還會展開豐富多彩的業務。
接下來,我們來看看新經濟是怎樣“解決社會問題”的。
提供叫車服務的軟件“滴滴”,在出租車行業中引入市場化手段,將原來固定不變的計費標準,變成可以根據不同時間段浮動的計費系統。同時,還讓大量私家車也加入到共享和拼車行列,很好地解決了下雨天“打車難”的問題。
同時,新經濟的普及還有力地減少了違法行為。比如,由于地鐵站附近配置了大量共享單車,以前的非法“三輪車”大大減少了。手機支付也讓假鈔沒了用武之地。
類似的例子不勝枚舉。五年來,中國經濟和社會發生著日新月異的變化。雖然還有不少社會問題有待解決,我相信,伴隨著高科技的迅猛發展,新經濟如雨后春筍般誕生,問題解決指日可待。
「中國網日本語版(チャイナネット)」 2017年10月21日